媒体报道
首页 > 专家风采 > 媒体报道

志在田野写荣光----张柏昌

时间:2020-11-10 13:18:24 浏览:3466次



志在田野写荣光


张柏昌一生的选择和很多人不同。大学毕业,别人往大城市跑,他却选择了条件艰苦的承德市围场县。才38岁就当上了局长,本可以安稳度过余生,可他却辞去局长职务远赴西藏参与技术援藏任务。退休后,他仍走到田间地头为农民提供帮助,成功育出“中秦1号”豌豆种子。他一生不慕名利,志在田野;他始终不忘初心,写出了自己的荣光。


播下热爱农业的种子

张柏昌的父母都是教师,他却一生热爱农业,他将此归于外祖父对他的影响。


张柏昌出生于抚宁县(现抚宁区)南杏庄村,和外祖父家相距6公里。父亲母亲每天忙于工作,他从3岁起就住姥姥家。幼年之时,勤劳的外祖父和贤惠的外祖母用农民质朴的思维给了他无数启迪。


“我外祖父吃苦耐劳,是典型的中国农民。”张柏昌回忆说,一年四季,外祖父都是凌晨4点钟起来去侍弄家里的几亩田地。张柏昌也跟着外祖父一起起床,然后赶到学校去上早自习。因为去得太早,有时候学校还没开门呢,他便站在门口背书。


让外祖父感到骄傲的是自家的庄稼总比别家的长得好。种高粱,高粱杆子特别粗;种麦子,一亩地总能多收几十斤。幼小的张柏昌跟着外祖父一起拔草、播种,对农业产生了深深的兴趣,不过也有疑惑。有一年,外祖父种白薯,施了很多农家肥,薯秧子长得特别茂盛,可到秋天一刨地,哎呀,白薯非常小,也不好吃。隔壁一个懒汉家的白薯却个大味甜,让外祖父百思不得其解。张柏昌也不懂,那时候他就萌生了学农的想法,希望有朝一日能将这些问题全部搞清楚,为像外祖父一样的农民提供技术帮助。


选择去偏远的地方

高中毕业报志愿,张柏昌所有批次都选择了农业,最后他如愿以偿被河北农业大学录取。他终于搞清楚了外祖父种的白薯不好吃的原因:农家肥主要成分是氮元素,氮元素过多导致磷钾等元素不能被吸收,所以白薯长不大。隔壁懒汉偷懒不施肥,土壤中各种元素反倒平衡了。


1970年,在毕业分配动员会上,张柏昌代表65级全体同学上台发言,“我服从分配,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!”他的发言博得全场热烈的掌声。这是张柏昌经过深思熟虑的决定,“祖国最需要的地方,往往是最艰苦、最贫困的地方。党和国家培养了我,我就应该把学到的知识奉献给广阔的大地,带到广大农民身边。”


张柏昌随后被分配到承德市围场县,一去就是17年,恋人曹学英也跟随他义无反顾地前往承德,两人随后结婚。


 围场县的很多地方是山顶裸岩盖帽,山间黄土围腰,山脚乱石缠绕。农民住的房子都是土打墙、草盖顶,那叫一个荒凉!而且每年无霜期特别短,霜冻、冰雹等自然灾害特别多,对农业发展非常不利。


 张柏昌白天砍柴做饭、搞研究,晚上给农民讲授农业技术知识。每逢春节,总有老百姓将省下的腌肉送来让他们吃,并抱歉地说:“俺这儿太穷,没啥好吃的,将来能过上好日子,就靠你们了。”张柏昌说:“请乡亲们放心,这份感情我们啥时候都忘不了,我不会让你们失望的!”

 

在百姓的祈盼中,张柏昌团队围绕防治玉米“黄白叶”病进行了喷锌试验,一举获得成功,轰动了整个承德地区。他说,是围场人民淳朴的乡情给了他温暖和动力,让他攻克了农科难题,并带出了一支优秀的农技推广队伍。


放弃职务主动援藏

1996年,张柏昌得知河北省有技术援藏任务,他便主动请缨,当时他已经担任围场县农业局局长。很多朋友十分不解:“你这么年轻就当了局长,前途无量,又何苦去西藏呢?你知道有多大风险等着你吗?”张柏昌只回了一句“已经决定了,试试吧”。


 随后的700多个日夜,他和技术队的足迹几乎遍布西藏那曲地区。他们曾多次遭遇泥石流;曾险些从盘山公路掉入峡谷,公路下就是万丈深渊;乘坐的汽车多次深陷沼泽地,周边一块石头都找不到,要走到很远的地方搬来石头,才得以挪动车辆;还曾在刺骨的冰水中推车,到最后腿都失去了知觉……可是大家从未退缩,他们战胜了高原缺氧反应,闯过了怒江大峡谷,耐住了寂寞,绘制出详实的土壤普查报告及图幅,填补了那曲地区土壤资源资料的空白。


1998年援藏归来后,张柏昌在我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工作,一直致力于农业育种突破。


豌豆是重要的冷季作物资源,被称作“三营养作物”,即营养人类、营养畜禽、营养地力,极适于本市种植。张柏昌带领团队与河北省农技师院的老师合作,经过几年努力,选育出豌豆“秦选1号”。“秦选1号”有它极特殊的性状:各节节位上的复叶完全变态为卷须,且卷须十分发达,互相缠绕,形成一个整体,呈遇风雨不倒状,克服了低秸豌豆遇雨倒、伏长芽的弊端。“秦选1号”经过专家技术鉴定,该项研究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,填补了我国豌豆生产上的一项空白。


2000年秋天,张柏昌在全市贫困村党支部书记培训班上讲课,介绍了抗旱、抗风、抗病的超高产种子“吨谷一号”“金谷2401”。如果在产麦区夏播,亩产可达500斤以上,比普通谷子平均亩增产200斤左右。下课后,学员们一下子把他围住了:“这可是致富的金种子!多少钱一斤?哪儿有卖的?”看着农民们迫切的眼神,张柏昌明知本市根本没有多少种子可供,但他却依然肯定地回答:“我们正在解决这个问题,等好消息吧!”


200110月,张柏昌主动请缨去海南繁种。妻子心疼地说:“西藏冷,海南热,一冻一烤你这身板抗得住吗?”“农民们都等着我繁育出谷种搞种植呢!多难都得克服。”就这样,张柏昌又一次风雨兼程地踏上了科研之路。在海南,他住竹棚,吃大锅饭,出行搭拖拉机,一路颠簸一路黄尘。就是在那样的条件下,张柏昌和同事将亩产300斤突破到500斤,终于将高质量的“金种子”运抵秦皇岛。


余热生辉永记初心

2006年,张柏昌退休了。退休后他依然坚持豌豆育种工作。他向中国农业科学院豌豆专家宗先生请教,经过三个严冬,筛选了一个能在本地安全越冬的豌豆品种。又与宗先生团队合作“化学诱变育种”项目,经过几年努力,选育出早熟、粒大、适合鲜食粒和加工的豌豆品种“中秦1号”,并获奖。


张柏昌担任市老科协服务三农专家委员会的主任,多次搞科普活动,送新品种、新型肥料、新技术下乡。妻子笑他:“退休后反而比工作时更忙了。”今年上半年,张柏昌不顾舟车劳顿,以75岁高龄两次前往张家口推广豌豆种植技术。

 

几十年弹指一挥间,他履行了毕业时的诺言——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。从青丝到白发,他从未忘记少年时的心愿——为像外祖父一样的农民提供技术帮助,过有价值的人生。


(文/杜楠)




上一篇: 已经是第一篇了